6/22採訪位於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。
 
兒時記憶中的八里,是一個沒有現代化建築的鄉鎮,大家總是在淡水碼頭搭渡輪到八里後,又原船回到淡水。自從十三行博物館成立後,這兒有了全新風貌。
 
位於八里鄉河海交接處的十三行博物館,一側是台灣海峽,以及淡水河口天然潟湖挖子尾自然生態保留區,另一側為觀音山與國家重要文化資產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,東北方鄰八里污水處理廠,西南方則面對台北港。
 
這座原始構想來自於「考古發掘」與「先民乘船渡海來台」概念的博物館,是由建築師孫德鴻所設計,造型獨特的它,曾獲2002年台灣建築獎首獎、2003年遠東建築獎首獎,不但是八里新地標,更是鄉民心中的驕傲。
 
曾獲兩項建築首獎殊榮的十三行博物館,在獨特的建築本體背後,隱藏了哪些不為人知的意涵呢?
 
首先,十三行博物館是由不同型態建築群所結合而成的,其中鋼構建築象徵海,所有結構軸線均呈放射狀指向海洋,斜緩屋頂象徵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,也代表海中凸起的鯨背;而3層樓高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型,側邊兩道高牆直指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,代表十三行與大坌坑兩文化的時間連結;至於傾斜的八角塔,則影射毀壞的遺跡,以及無法還原的歷史真相。
 
此外,全館凹陷於地下1.5米處,遊客在走進博物館前,必須先經過一段向下延伸的坡道,象徵走入考古學家發掘的寶庫。
 
到十三行博物館參觀,別忘了欣賞戶外建築之美──
 
高聳獨特、指向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的清水模斜牆。
呈八角形、歪斜的考古時間塔。
裝置藝術作品「順風」,以及向下凹陷1.5米,如同走進考古寶庫的博物館入口。
通往鯨背沙丘的銀色大台階及鯨背,登高可遠望美麗海景。
從陽光廣場看十三行博物館,館本體就像大船,鯨背沙丘是甲板、八角考古時間塔則為煙囪。

其中4、5兩項,不妨在參觀完博物館之後慢慢欣賞。
 
離開十三行的世界,美味的淡水小吃、浪漫的漁人碼頭風光,將是我們鏡頭中的下一個焦點。
 
 
十三行博物館
地址:台北縣八里鄉博物館路200號
電話:02-2619-1313
網址:
http://www.sshm.tpc.gov.tw/
 
 
造型特殊的八角塔(考古時間塔)
 
 
橫跨八角塔的時光空橋
 
 
時光走廊直指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
 
 
戶外的銅塑弧邊招潮蟹與小朋友DIY的紙雕招潮蟹相映成趣
 
 
站在鯨背沙丘上,遠眺陽光廣場
 
 
 
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使酥心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